2022年以来,学院团委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在学院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以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现将从思想引领、社会化能力提升、基础团务、党建带团建、学生会社团建设等方面总结如下。
一、全面从严治党
(一)推进团员发展规范化进程
严格按照团员发展标准与流程,做好团员发展工作。重新修订过《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入团积分制办法》,完成推优入团审核工作,近三年发展团员达到519人。
(二)促进团组织生活标准统一
认真做好团干部培训工作,编写印制了《共青团工作手册》、《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团务工作手册》,组织全院团员青年开展全覆盖学习并及时录入智慧团建系统。持续夯实“学社衔接”工作,推动毕业生团员组织关系学社衔接率达到95%以上。
(三)构建团干部培训体系化模式
依托“春雨讲堂”“青马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举办学院“青马班”开班仪式,开展专题讲座60余场。
(四)推动组织共建,凝聚发展合力
建立健全党团共建工作机制,学院共青团工作纳入学院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考核中占比10%。开展“结对共建”活动,赴北大红楼等地区师生代表联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团日活动。
(五)着眼队伍共育,厚植人才根基
将团员青年纳入党员发展总体规划,注重从优秀团干部、团员中培养和发展党员,重新修订了《学院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实施办法》,推荐入党积极分子684名。
(六)立足活动共办,激发党团活力
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学院团委积极参与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划与组织,成立了3个石榴籽班,依托“石榴籽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二、思想政治建设
(一)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开展
团委班子勇担思想领航之责,积极带领团员青年投身理论学习的热潮。其精心撰写的《“三全育人”增实效立,德树人启新程》论文于内蒙古日报被报道。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精神等。以团支部为基本单元,参与“青年大学习”系列网上主题团课,公众号推出青马班学员接力读《习近平著作选读》专栏,开展“我为同学做件事”“我是志愿者,我帮你”主题实践活动。
(二)促进主题教育形式多样化
以国家重大节庆、纪念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组织“青马班”、石榴籽班成员赴包钢、乌兰夫故居、达茂旗等地开展实践研修活动;开展“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等系列教育活动,推出《民族团结故事我来讲 齐绘校园团结花》宣传短片。
(三)构建新媒体宣传矩阵化格局
及时更新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号、团委网站及视频号和抖音平台。推出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箴言系列微视频并在奔腾融媒进行发布,总播放量达12万余次,受到学院师生的广泛关注。
三、事业发展改革建设
(一)充实践行校园文化建设“一三九”模式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为主线,以“十佳毕业生晚会”、喜迎新生、元旦晚会三次舞台上的思政课为切入点,以九个一系一品为脉络,举办各类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在全区“十佳校园歌手”区赛中,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1名同学荣获学生业余组“十佳校园歌手”称号;2名同学荣获学生业余组“十佳校园歌手”提名奖。
(二)持续深化学生会革新进程
持续巩固学生会改革成果,坚持从严治会,按期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和学生干部述职评议会。
(三)深耕社团搭建梦想绽放舞台
深化学生社团组织改革,成立社团管理部,成立了学院学生社团建设管理评议委员会,社团总数达25个,涵盖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等多个类别。举办诗歌创作比赛等社团活动150余次,举办社团文化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2024年,我院青马工程社团等7个学生社团入围内蒙古高校“活力社团”TOP100榜单。原创话剧《禾下乘凉梦》荣获全国三等奖、区级专科组一等奖。
四、安全稳定工作
维护学院政治稳定,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党的理论宣传解释工作,保持思想上的正确引导。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净化网络环境,加强对团属新媒体平台的引导工作,进一步规范学生社团管理工作,建设健康、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校园。推动团员教育、学生干部教育、主题教育工作,加强党员干部、团员青年思想教育和文化素质提升,培养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以国家重大节庆、纪念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五、特色亮点工作
(一)推动志愿服务迈向专业之境
2022年自治区“两会”期间,选派21名政治素质过硬、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为“两会”提供会议志愿服务,并选派指导教师对志愿者们进行全程指导。与土右旗联合开展2023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学雷锋月集中示范活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累计开展活动40余次。2024年,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辅导,助力成长”、“爱在养护院 情暖老人心”关爱志愿服务活动15次;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3次,2024年志愿服务时长达到36800余小时。
(二)促进社会实践呈多元样态
近三年,学院实践团成功入选团中央社会实践活动等6项。获得新疆兵团的“优秀团队”奖1项、区级“优秀组织奖”2项、区级“优秀志愿者服务队”6项、区级“优秀工作者”6项、区级“优秀指导教师”9项、区级“优秀志愿者服务队员”30项。暑期,学院实践团赴新疆、包头等地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举办“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三)助力创新创业实战化进阶
依托“挑战杯”等竞赛载体为抓手,开展专题培训讲座20场,举办“挑战杯”竞赛学院选拔赛。学院团队参加“挑战杯”竞赛中:2022年,荣获区级“挑战杯”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6项;2023年,学院荣获区级“优胜杯”1项、“优秀工作者”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4项;2024年,荣获国家级银奖1项、区级金奖1项、银奖6项、铜奖25项、区级“优秀组织奖”1项,区级“优秀工作者”2项。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顾过去,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思想引领工作的创新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活动形式较为传统。二是在学生社会化能力提升方面,与社会资源的对接还不够紧密,实践平台的拓展空间较大。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不断创新思想引领方式方法,结合青年学生特点,打造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活动。二是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合作,拓宽学生社会实践渠道,提升学生社会化能力。三是持续强化基础团务工作,确保各项制度落实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