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书记 董智勇
2024年以来,在学院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加强对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引领,动员广大团员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较好地完成了共青团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述德
(一)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开展
勇担思想领航之责,积极带领团员青年投身理论学习的热潮。其精心撰写的《“三全育人”增实效立,德树人启新程》论文于内蒙古日报被报道。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举办宣讲会1场;参加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2024年选调学员工作的县处级领导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第4期)。
(二)促进主题教育形式多样化
以国家重大节庆、纪念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组织“青马班”、石榴籽班成员赴包钢等地开展实践研修活动;开展“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系列教育活动,推出《民族团结故事我来讲 齐绘校园团结花》宣传短片。
(三)构建新媒体宣传矩阵化格局
运营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号、学院团委官网以及视频号和抖音平台。微信公众号保持每日更新模式,推出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箴言系列微视频并在奔腾融媒进行发布,总播放量达12万余次,受到学院师生的广泛关注。
二、述职
(一)推进团员发展规范化进程
严格按照团员发展标准与流程,做好团员发展工作。重新修订了《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入团积分制办法(2024 版)》,完成2024年度推优入团审核工作,本年度发展团员449人。
(二)促进团组织生活标准统一
制定《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团务工作手册》,组织团员开展6次全覆盖学习并及时录入智慧团建系统。持续夯实“学社衔接”工作,推动毕业生团员组织关系学社衔接率达到95%以上。
(三)构建团干部培训体系化模式
依托“春雨讲堂”“青马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举办“青马班”开班仪式,开展专题讲座20余场。
(四)充实践行校园文化建设“一三九”模式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为主线,以“十佳毕业生晚会”、喜迎新生、元旦晚会三次舞台上的思政课为切入点,以九系一系一品为脉络,举办辩论赛等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在“十佳校园歌手”区赛中,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
(五)持续深化学生会革新进程
持续巩固学生会改革成果,坚持从严治会,本年度开展2次学生会述职评议会。召开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第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
(六)深耕社团搭建梦想绽放舞台
新注册社团7个,社团总数达25个,涵盖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等多个类别。举办诗歌创作比赛等社团活动90余次,举办第十五届社团文化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我院青马工程社团等7个学生社团入围内蒙古高校“活力社团”TOP100榜单。话剧《禾下乘凉梦》荣获全国三等奖。
三、述廉
(一)推动组织共建,凝聚发展合力
建立健全党团共建工作机制,学院共青团工作纳入学院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考核中占比10%。开展“结对共建”活动,赴北大红楼等地区师生代表联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团日活动。
(二)着眼队伍共育,厚植人才根基
将团员青年纳入党员发展总体规划,注重从优秀团干部、团员中培养和发展党员,重新修订了《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实施办法(2024 版)》,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200名。
(三)立足活动共办,激发党团活力
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学院团委积极参与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划与组织,成立了2024级石榴籽班,依托“石榴籽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四、不足和努力方向
一是科技创新项目缺乏专业技术支持,对师生激励机制力度小,尤其学生。下一步,搭建系部交流平台,学生以加入项目团队为契机,深入探索、努力钻研,以获取更多知识和成长助力。二是全面参与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优化学生评价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和推广“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