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引领学院学子返回家乡与实践服务家乡建设发展,深入基层,服务家乡,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学院团委坚持以农耕文化为主线,以学生家乡为纽带,深度挖掘北疆文化与生态文明的时代价值,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和育人实效的思政教育体系,组织开展2025年暑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用切实努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大家通过实际行动为自己的家乡建设奉献力量,获得许多感悟。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吧!
李梓瑄
2024级工艺美术班
实践地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新原社区
实践内容:负责社保、信访以及天然气安装统计相关工作


在新原社区的志愿服务中,让我对基层工作有了真切感悟。社保窗口前,常遇到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帮他们完成资格认证时,那句“孩子,谢谢你”让我明白,耐心是政策落地的粘合剂。信访调解中,邻里因漏水、噪音起争执是常事,我学着先听情绪再讲情理,见过面红耳赤的居民握手言和,才懂得基层工作既要讲规则,更要通人心。基层工作没有惊天动地,却连着千家万户的柴米油盐。这些琐碎里的温暖与责任,让我懂得:志愿服务不只是付出,更是在百姓的笑容里,读懂“为名”二字的分量。
李蕊
2024级智慧农业班
实践地点: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铁西街道办事处
实践内容: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落实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


在2025年暑假期间,我参加“三下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担任化德县社区志愿者。我的工作包括整理档案、填写报表、解答居民咨询等。起初,面对繁杂的任务,我手忙脚乱,但在社区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我学会高效处理数据,也学会如何耐心回应居民的问题。这次实践让我为家乡的社区建设贡献力量,同时提升个人技能,培养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我深刻体会到,政策落地需要用心去落实,志愿者就是连接社区与居民的桥梁。这段经历让我明白,基层工作虽平凡,但意义重大。未来,我会继续投身志愿服务,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让理想在实践中生根发芽。
霍德轩
2023级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班
实践地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东兴二社区
实践内容:社区服务


暑假在社区当志愿者,经历充实而有意义。暴雨后,我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慰问,帮忙清理积水、搬运物品,安抚居民情绪,感受邻里互助的温暖。之后,参与“小故事传递大团结”活动,收集民族团结小故事,如蒙古族阿姨教做馓子、汉族大伯帮忙修水管。活动上,大家围坐听故事、做游戏,笑声中满是亲近。这段经历让我明白,社区的温暖藏在暴雨中的援手、不同民族居民的默契里,也藏在为彼此多做一点的心意中。
郑凯月
2024级财务会计教育班
实践地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松树台村公益岗
实践内容:完善资料、整理数字化台账和参观万亩番茄产业园区


今年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初期,我的核心任务是协助村委完善村民档案资料。逐页核对信息、补充缺失内容,看似琐碎,却让我意识到每一份资料都关系着政策落实的精准度。随后的数字化台账整理工作更具挑战,我需将纸质信息录入系统,分类标注、交叉核验。当看到杂乱的表格变得清晰规范,数据查询效率显著提升时,我真切体会到基层工作中“数字化”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服务村民的“加速器”。这段经历让我读懂了基层工作的价值:它藏在每一份精准的档案里,写在每一行清晰的数据中,更映在产业兴旺的田野上。作为返乡学子,我既为家乡的发展自豪,也深知青年应有的担当。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关注家乡建设,用所学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李俊勃
20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丁班
实践地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图书馆
实践内容:负责书籍贴标签和上架的工作


我在图书馆负责书籍贴标签和上架。起初以为这只是机械任务,但很快发现它对细节要求极高。贴标签要精准,上架要按索书号顺序,稍有偏差就会影响读者查找。这让我学会耐心和细致,也明白平凡工作需认真对待。在书架间穿梭,我爱上安静有序的氛围,感受到知识的脉络。不经意间翻阅书籍,发现新世界,体会到图书馆的魅力。这份工作让我学会在快节奏生活中慢下来,享受过程,感受书籍的重量。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任何工作都有价值,关键在于心态。贴标签和上架不仅是体力劳动,更是对秩序的维护,对知识的尊重,也让我在平凡中看见不平凡的意义。